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转眼间,新年的脚步近了,家家户户琳琅满目的年货备起来,喜庆春联贴起来,大红灯笼挂起来,年的气味益发浓郁。
新年,最忙的是爸爸妈妈,最高兴的是孩子。步入腊月,家中连续熏了肥而不腻的猪肉,晒了美味可口的腊鱼,做了回味悠长的风干鸡和牛羊肉。小年往后,爸爸妈妈又买了形形的年货,有瓜子、花生、糖和各种生果等,还要忙着磨豆腐、做年糕,尤其是做年糕,这是一个力气活,虽然现在有机器,但用木杵重复捶打出来的年糕滋味更好。父亲总是与叔叔或姑父一同合作,移动脚步,把石臼里蒸熟的糯米有节奏地替换捣杵,直到糯米在木杵的连番捶打下逐渐成团。母亲和姑姑以及婶婶则娴熟地将糯米团在案板上重复搓弄,然后掐成一个个适中的小圆团,再揉成筷子长的小长条,最终粘上用糖水蒸熟的干桂花,暴晒在簸箕里,散发着幽香的年糕就功德圆满了。贪吃的侄儿们早就按捺不住,拿起一条还有余温的年糕,乐滋滋地吃上一口,甜美的滋味与软糯的口感在舌尖上酣畅淋漓地散开,令人回味悠长。
贴春联,挂红灯笼,也是新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。父亲对贴春联格外仔细,他站在一个小凳上,比划着春联的方位,我抬起头,不停地指指点点,告知父亲能够贴了,他把早已贴上胶带的春联往门上悄悄一拍,自己下来再检验一番,承认春联方位正了,再用力拍拍四个角,厚重大气的春联就映红了整个屋子。接下来,父亲又爬上梯子,把6个精巧的红灯笼别离挂在每一层的走廊上。夜晚,父亲兴味盎然地翻开灯笼开关,灯笼马上滚动起来,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,衬托着特别的小楼,一年的温情与兴旺在这一天被敞开。
心灵手巧的母亲则把精心剪好的窗花小心谨慎地贴在窗户上,精巧的窗花宛如一张张绚烂的笑脸,格外诱人;母亲还把形形的年画贴满屋子,有绘声绘色的鲤鱼,涵义年年有余,有胖嘟嘟的娃娃,圆润心爱的面孔,或手持莲花,或手持祝福语,喜上眉梢。家,瞬间就洋溢着喜气,满满的新年气氛。
年三十晚上,天还没黑,满村子皆是一片吉祥的新年红,家家户户贴着春联、窗花,大红灯笼不谋而合地亮起来了,欢天喜地,明丽生动。咱们全家围炉而坐,一边吃着各种点心,一边赏识着热烈的春晚,耳畔还不时传来邻居家孩子愉快的嬉戏声。慈祥的母亲穿戴一件美丽的大红袄,乐滋滋地拿出一打红包,给孩子们挨个发,并不忘说一些暖心的祝福语,侄儿们穿戴新衣服,眉飞色舞地接过红包,心里乐开了花。
祥龙含珠辞旧岁,金蛇披彩迎新春,让咱们欢欢喜喜地过一个红兴旺火、美好吉祥的新年,走向下一个活力焕发的春天!